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主题活动“当笔墨遇上光影”在深圳成功举办

互联网2025-01-16

2025新年伊始,一场跨越了两个艺术门类的创意合作,1月14日在深圳市成功开启,并引发了现场与会领导及嘉宾的强烈好奇与期待,众人纷纷询问:未来,我是否可以参与?怎么参与?

这场名为“当笔墨遇上光影”的主题活动,旨在把书画艺术与电影艺术相融合,打通二者之间的次元壁,结合现代传播需求及新媒体的创意,发挥各自优势、整合行业资源,面向主流社会群体,打造新的文化动力引擎和发展途径。

对于“笔墨”与“光影”的结合,很多人关心二者到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,主办方中国电影基金会·电影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总监祁国强先生现场做了解读:

笔墨,是向内的,写的是心,是我们看到的,想到的。

电影,是向外的,讲的是情,是我们表现的,传播的。

向内的笔墨,写出来的,是“文化”。

向外的电影,放出去的,是“文明”。

“文化”与“文明”正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屹立不倒的筋骨与脊梁。一路走来,我们战胜那么多的困难,取得那么多的成绩,都离不开文化与文明赋予的强大精神动能。近年来,国家讲文化自信、文化觉醒,就是在激活与放大我们内在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能量。

中国电影基金会·电影文化传承专项基金在2023年成立之初,就明确定位:“展文化之光 传精神之力”,我们就是要挖掘中国电影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,并予以新时代的解读和传播,激发人们内心的文化共鸣与精神共振,为社会发展助力赋能。

 

因此,当致力于书画艺术传承的墨品轩书画院、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高校校友联合平台与中国电影基金会·电影文化传承专项基金相遇,三者心意相通!恰逢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,三方决定:让“笔墨”与“光影”联手,打破行业壁垒,搭建跨界文化平台,开展一系列创意活动,一同去挖掘与呈现中国电影的文化之光与精神之力,并予以时代化的呈现与传播。

当笔墨遇上光影,我们会在“空间”维度上解读电影与地方城市文旅的融合互动,如《刘三姐》、《少林寺》、《小兵张嘎》、《闪闪的红星》、《云水谣》、《庐山恋》、《芙蓉镇》、《甜蜜的事业》、《五朵金花》、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等电影作品;也会在“时间”的维度上解读经典光影中的东方人文:《小城之春》、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、《霸王别姬》、《英雄》、《立春》、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、《卧虎藏龙》、《无问西东》等电影作品;更会在“心灵”的维度上,讲述电影对中国人的精神塑造、文化传承,如《上甘岭》、《英雄儿女》、《烈火中永生》、《董存瑞》、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、《林海雪原》、《青春之歌》、《战狼》、《流浪地球》等电影作品。

中国电影120年,从旧中国,到新时代,一路走来,中国电影凝聚精神、陶冶情操、鼓舞斗志、点燃激情、文娱生活、抒发胸怀、共振时代、赋能未来,一直对社会与时代有着积极的点亮与照耀。其中的“文化之光”与“精神之力”,我们将以文字、书画、线上传播、线下活动、文创产品等形式手段,进行展示与深耕,让其更具活力地与当下社会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时代价值。

 

 

作为“当笔墨遇上光影”主题活动的承办方,墨品轩书画院院长于鹏先生,对“文化之光与精神之力”深有感触,书画与电影在这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效。活动现场,于鹏院长展示了亲笔题写的“文化之光 精神之力”书法作品,并面向与会嘉宾当场招募“光影使者”,吸引书画名家、社会人士积极报名参与,同时也解答了与会领导及嘉宾提出的“未来是否可以参与以及怎么参与该主题活动”的问题。

据墨品轩书画院院长于鹏先生与中国电影基金会·电影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总监祁国强先生介绍,2025年围绕“当笔墨遇上光影”这一主题拟计划陆续开展一系列活动:

1、“文化之光 精神之力”——笔墨光影书画创作与巡展;

2、“笔墨写春秋 光影耀中国”——大湾区笔墨光影公益主题晚会;

3、“笔墨心·光影路·中华行”——文化之光精神之力主题巡讲;

4、“给电影人的情书”——面向校园、社区、企业等征集电影故事;

5、“听见笔墨的声音”——书画名家光影故事访谈系列;

6、“拾光喋影”——开辟线上自媒体专栏,整合社会资源,推广光影文化;

 

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、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、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广东省工作中心、《民主与法制》杂志社广东记者站、《改革与创新》杂志社、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、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普法教育工作委员会、中华当代美术家协会、香港星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、妙行文化传播(深圳)有限公司、映画客影视(苏州)有限公司、灵安翡翠等50余家单位参加了此次活动。高校校友联合平台代表、香港星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代表、书画家代表进行了精彩的活动分享,表达了支持与参与“当笔墨遇上光影”主题活动的决心,大家一致认为:“当笔墨遇上光影”是一个具备文化内核与发展潜力的创意平台,具有当下社会流行的跨界特点,且蕴含了无限的创意和市场化空间,值得整合各方资源,拓展合作。

 

“当笔墨遇上光影”主题活动作为中国电影基金会·电影文化传承专项基金与社会深度扩展合作的模式范本,未来将多维化打造与呈现,在中国电影基金会的指导与支持下,紧紧围绕“电影文化”这个内核引擎,对接社会多领域,把文化转为行动,并产生能量,形成具有多重效益的社会品牌。

 

“当笔墨遇上光影”主题活动在深圳市龙岗区圆·艺术空间举办,未来该主题活动将立足深圳、辐射湾区、面向全国,以笔墨为笔迹,以光影为触手,以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为契机,在神州万里山河之上、在华夏儿女心头之上,熠熠生辉,款款赋能。

2025,笔墨写春秋,光影耀山河!

 

 

 

 

免责声明

本文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稿件内容、版权等问题请联系QQ:211544606

杨一如:在理想与现实之间,探索个体、生命

杨一如的艺术作品游走于现实与幻想之间,透过个体化叙事表达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洞察。

“祥蛇纳福 回家过年——东营市第九届迎新

1月21日上午,由中共东营市委党史研究院(东营市地方史志研究院)、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、东

郑霞娟:绚丽的优雅

结构重组 2024 麻布油画 120x120cm这幅作品通过生动的视觉元素和丰富的蓝色调,探讨了人工

界面 Screen

“重复自己的历史就是对自己的抄袭。选择了艺术就是选择苦难!”——童

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主题活动“当笔墨遇上

2025新年伊始,一场跨越了两个艺术门类的创意合作,1月14日在深圳市成功开启,并引发了现场

中国当代前瞻型艺术家:陈海

我喜欢观察结构的穿插变化/喜欢光鲜之下的各种迷幻感给作品做减法,回到事物的本质,也就是

朱哲灵:国学老师画说千字文

千字文绘画之感想与引言《千字文》用一千个汉字勾勒出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,代表了

杨梦茹:梦如印象,何止如此

梦如印象,何止如此文/何佳霖当一位足具神性与慧心的女子落在人间,人们如何感知她的存在?

“浙里护理”平台入选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

2024年12月31日,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《关于公布 2024 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

中国当代前瞻型艺术家:胡昶

1978 出生于安徽安庆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。自幼酷爱绘画,常年笔耕不辍,持续探索,绘画风